5 January 2007

英國萬萬稅



昨天我看了BBC 2的一個節目《What Makes Britain Rich ?》,介紹英國作為全世界第六大富有國,是怎樣達成如此可觀的經濟成就。該節目針對不同類別的產業(房地產、農漁牧、金融銀行、交通運輸、文化創意產業…等),分別介紹他們對英國整體經濟的貢獻,一同打造英國成為第一世界俱樂部裡的領先國家。

這個節目很有趣,讓我對英國的產業結構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但是一聽到英國的經濟持續成長,對貧窮的留學生來說,卻是非常不利的消息,因為這意味著日常生活的支出將會持續攀高。近期美元持續走貶,英鎊卻一支獨秀,價格硬是跌不下來,甚至出現64元台幣兌換一英鎊的天價。高匯率已經現讓台灣留學生在貨幣兌換上吃盡苦頭了,再加上貴得離譜的物價,未來居住在英國真的只能縮衣節食度日了。

節目最後,介紹了三位英國百萬富翁,他們的生活、賺錢的方法、價值觀與社會關懷。這些富翁都承認,坐擁如此多的錢,一輩子都不用再爲錢所煩惱了,有時候日子甚至忙到根本沒時間花錢。然而他們並非一毛不拔,事實上,他們還頗具社會關懷,慷慨解囊成立數個慈善基金會,拿出錢來做一些英國政府不願意花錢做的公益。不過,唯有一件事,卻讓他們不願意掏錢,那就是「稅」。

英國的所得稅在歐盟裡並不算高,以中產階級每年所得低於三萬九千英鎊(約兩百四十一萬台幣)為例,只需要繳交百分之二十五的稅,比德國的三十六、比利時的三十四還要低,不過,如果加上其他額外的稅,英國的稅可就比德國與比利時還要高了。

百分之二十五的稅只是最基本的,並不能滿足日常生活所需。在英國,看電視要繳電視執照稅,開車要繳用路稅,買家電用品與飲酒要繳額外的消費稅…,整體而言,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想要維持現代生活的基本品質,至少還要再多繳百分之十五的間接稅,也就是說,一個家庭全年繳給英國政府的稅,可能高達百分之四十。說到英國萬萬稅,這些稅可是扎扎實實地招呼在英國中下階級上。

先不談最基本的百分之二十五所得稅,關於多增加的百分之十五生活消費稅,對於中下階級的家庭來說,一點也不公平。例如,每個英國家庭,每年都必須替家中的電視機繳交一百三十二鎊(約台幣八千一百塊)的電視執照稅,這是一筆不小的額外開銷,相較於富人,一百三十二鎊根本只是百萬存款的零頭罷了。也就是說,多增加的百分之十五的稅,對於中下階級而言,排擠了所得中的可支配資金,影響非常地大,相較於富人而言,幾乎沒有影響。

更何況,富人繳交的所得稅根本就低於百分之二十五。該節目訪談了一位擁有一億五千萬英鎊(九十三億台幣)身價的手機大亨,他就坦承,因為他的節稅得宜,他只繳了百分之十的稅。主持人反問他,如果要他跟一般中產階級一樣繳交百分之四十的稅,他會如何選擇? 他說他會離開這個國家,毫不眷戀。

事實上,該手機大亨已經不是道地的英國人了,他名義上的居住地是摩洛哥,時常往返兩地,目的就是爲了避稅,卻不妨礙他在英國繼續賺大錢、繳少稅。

前一陣子,中國時報也有一篇類似的報導,法國知名搖滾樂手Johnny Halliday即將定居瑞士,目的就是爲了逃避高得嚇人的所得稅。事實上,Johnny並非唯一移居瑞士的法國有錢人,因為瑞士離法國很近,想回法國賺錢很容易,再加上風光明媚、生活機能完整、法語也是瑞士的官方語言,沒有溝通上的問題,使得瑞士成為法國富豪避稅的天堂。

想到這裡,我真的是火大了起來,這些富人是想怎樣? 容我提醒你們,不到一百年前,才剛發生無產階級大革命,多餘的財產可是要充公,以消彌窮人的忿怒的。即使柏林圍牆倒了、鐵幕塌了、中產階級全都被資本主義收編,以至於再次革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卻不代表有錢人就可以高枕無憂、皮不用繃緊、尾椎可以囂張的翹起來。

看看台灣的稅賦,也是呈現對受薪階級極不公平的現象。前一陣子泛紫聯盟發起抗稅運動,提出了很多項驚人的數據,台灣的稅基有百分之七十三是由受薪階級所繳納,四十位台灣富人當中,有八位根本不用繳稅,而且避稅的方法很多,政府根本無能做到課稅公平。只要你是受薪階級,加薪無望就算了,沒有一項稅躲得掉,但是如果你是有錢人,有很多花招可以幫你減稅、避稅,甚至還可以退稅。

財富分配不均幾乎是經濟全球化首要面對的課題之一,根據聯合國最新的調查指出,全球百分之二的有錢人,壟斷百分之五十的財富,其中百分之九十的財富集中在北美、歐洲與日本。如果把百分之二的有錢人擴大計算到百分之十,那麼他們一共佔有全球百分之八十五的資產,而百分之五十的中下階層,僅占有全球百分之一的資產。

台灣的情況並不會比較好,根據2005年的一篇報導顯示,台灣七成的財富集中在百分之二的家族手上,2005年最高與最低所得的貧富差距為6.04倍,雖然這項數據比起美國、香港、新加坡、南韓還要好,不過卻比日本、荷蘭、比利時還高。

消彌貧富差距的有效辦法,就是稅賦公平。我並非主張清算、鬥爭有錢人,我只是希望政府能夠做到稅賦公平。我繳稅、你繳稅、大家都繳稅,平心而論,雖然掏錢的時候心有不甘,不過這卻是最基本的公民義務。當所有的人都願意遵守遊戲規則,享受公民權利,付出公民義務的時候,這個政府怎麼能夠一味地在稅賦上苛刻受薪階級,卻對富有人大開方便之門?

雖然上述的數字顯示受薪階級在稅賦上遭受不公平的對待,不過階級論的觀點卻有將富人、窮人與政府對立起來的危險,也許富人並非真的不想做公益、不想繳稅,只是,繳稅的對象如果是行政效率不彰、整天吵吵鬧鬧,以及被政客綁架的政府,繳了一大筆稅,卻肥了政客,瘦了人民,繳這種稅有用嗎? 進了誰的荷包? 能夠真正關照到社會最需要溫暖的地方嗎?

回到該節目來,我發現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訪問的英國富豪雖然吝嗇繳稅,但是卻慷慨解囊成立公益基金會。例如說,有一位身價七億英鎊(四百三十億台幣)的媒體大亨,捐出兩億英鎊(一百二十四億台幣)成立基金會,保育英國的森林。兩百萬英鎊幾乎就是他資產的百分之三十,的確是非常大的一筆錢。這位媒體大亨表示,當個有錢人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做一些對社會有益、但是國家卻不願意花錢去做的事。

從他的言詞看來,他的確願意付出所得,關懷這個社會,只是,他希望用他自己的方式來達成,而不是用政府的方式。或許,他不信任政府的官僚、效率與做事情的態度,與其將錢繳給政府,倒不如自己成立一個基金會,以更有活力、效率的方式完成夢想。

從這個角度來看,是否有一種更為可行的方式,達成稅賦公平與關懷弱勢之間的平衡呢? 例如說,將政府一部分的組織,以民間基金會的運作方式,由有錢人出錢來認養,以減去繁瑣的官僚作業,提高行政效率,達成預定的目標。

這種由民間與官方共同協商、互補,並且彌平稅賦、財富、階級差距的作法,或許是一個可行的方向。

(由於我看節目並沒有做筆記的習慣,再加上英文聽力還不夠好,如果本文章的內容與該節目有些出入,還請看過節目的人給我批評、指教。)

(後記:五色鳥的旅英札記有一篇新的文章,談的就是BBC 2的《What Makes Britain Rich ?》,想要知道更多細節,可以先看看他的筆記。本文的很多數據,感謝這篇筆記,做了一些新的修正。)

11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hi, 我是婦人, 不是富人
請不要鬥爭我
還有我很窮
我希望大家都捐錢作公益幫忙我
當然我也會認真工作不辜負社會期望的

跟norman別生氣, 文章寫得很好
有關懷的熱情!

Anonymous said...

先說
我覺得他們真的是耶
就是對於社會公益的事情是真的會很熱心真誠的去做
不是只是為了表演作秀...

然後阿
要呼應婦人叮咚
我也很窮
請大家幫我籌措田野基金
我會很努力的幫國家開拓在印度發展的空間的~

Anonymous said...

我有個提議,由財團出錢,把台灣的教育部發包給人本基金會經營,應該不錯吧...

至於這兩位婦人嘛...orz

anarch said...

樓上兩位婦人,不妨請朋友向蘋果日報投書,告知妳們的情況。

接下來就會彩色全版頭條一日。

最後就是捐款帳戶加上源源不絕的捐款XD

Anonymous said...

我覺得anarch的提議不錯,可以試試看 XXD

瓦礫 said...

話說基金會...不是也是避稅方法之一嗎...

Anonymous said...

所以有錢人繳的稅一定是最少的。

不過基金會也要看性質,很多基金會是真的在做公益,很多卻是企業的白手套。

Anonymous said...

終於有人願意有耐性地好好把英國真實的一面呈現出來.

媒體過度吹捧的結果, 讓很多人以為英國風光明媚賺錢簡單. 有一次路過一個嫁英國人的台灣女人高聲疾呼: 生為英國人等於是人生中了一半的樂透, 讓人不勝唏噓! 不知要害死多少無知的台灣女人喔!

Anonymous said...

peony,歡迎你的到來。我也逛了你的部落格,你拍的照片真是美翻了。

的確,沒有那個國家是百分之百的完美,台灣不是,英國也不是。你聽到了那個說法,實在太誇張,過度美化英國了。

Anonymous said...

到英國, 如果不能夠體會她們的社會是如何運作的, 那講這些都是很無聊的. 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富人繳税的數字是達到他 "應該" 要繳的, 英國如此, 台灣如此, 美國如此, 歐洲如此, 全世界都一樣, 就連中國這個共產國家中, 富人繳的稅額都不到他應該要繳的, 那講這麼多 "義憤填膺" 的話語有用嗎? 反商反富無產階級鬥爭專權就會比較好嗎?

煽動的言詞大家都會講, 只是這種言詞只能夠 "蠱惑" 普通人. 一旦被 "看破手腳", 一文不值.

Anonymous said...

Anonymous said...
反商反富無產階級鬥爭專權就會比較好嗎?
===========================

對薪水階級而言,未必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