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May 2007

臥了什麼虎,藏了什麼龍(1):淺談「武俠小說」與「武俠片」


(圖片說明:胡金銓的「俠女」)


在閉關寫論文前,不小心在anarch家開啟了新話題︰有關於李安「臥虎藏龍」這部電影的討論。雖說寫這部電影的影評是在我的計畫之內,只是它的難度很高,非常不好寫,而且電影本身的意函太過豐富,可以從非常多元的角度切入,彼此環環相扣,卻又各有指涉,想要綜合所有的觀點,寫成完整的影評,對於目前的我來說似乎有些吃力。不過既然我遲早要寫這篇影評的,我就先把一些主要的架構整理出來給大家先評評看,等我有時間之後,再做更仔細的整理。

討論「臥虎藏龍」之前,得先談談「武俠片」與「武俠小說」。「武俠小說」的源頭,可以追朔到「水滸傳」、「七俠五義」之類的小說,不過真正稱得上是第一部「武俠小說」的是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

還珠樓主把中國傳統的道教、佛教的哲思,融入武俠小說裡,創造了一個叫做「江湖」的地方。各家練武之人行走江湖,以道術為基礎,為了求仙得道,發展出許多武術的技藝。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是一部充滿著瑰麗「奇幻」的色彩與想像的小說,是「舊武俠」裡的經典,被倪匡推崇為「天下第一奇書」。黃易的武俠小說基本上就是遵從著還珠樓主的小說傳統。

另一個「新武俠」的傳統,來自金庸、古龍、梁羽生與倪匡等人的創作。以金庸為例,他的小說保留了還珠樓主的小說中關於道教、佛教等中國文人哲思的這一部份,去除過於「奇幻」的色彩,加入真實的歷史事件與人物,使小說更具有「真實」感。

此外,金庸對「江湖」有著更深的描繪,它是練武之人大展身手、奔走、結怨、尋仇…的所在,也是展現俠氣、正義的地方,隱匿在於中國古代社會的背後,另一個以武力解決紛爭的世界。

金庸對於各家武術的描寫非常詳盡,除了武功秘笈以外,金庸用了非常多的文字在敘述各家武術的獨門絕活,例如武當派如何使劍、如何耍刀、少林寺如何揮拳、如何運功、如何點判官筆、如何飛簷走避…以及伴隨著這些武術的背後,那套中國的文人思想︰陰陽五行、道家、儒家、佛家、醫術、吟詩、作樂、論畫…等。金庸對於這套文化體系如數家珍,他的武俠小說簡直就像是一部百科全書般的展現「江湖」這個想像中的世界。

回到王度廬的「臥虎藏龍」,該小說屬於「舊武俠」,在王度廬開始寫武俠小說之前,先以偵探小說起家,接著寫言情小說,曾經有一度同時在報紙上連載武俠小說與言情小說兩種文類,「臥虎藏龍」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這也就是為何「臥虎藏龍」除了武術以外,滿是李慕白、俞秀蓮、玉嬌龍與羅小虎之間的愛恨情仇。

此外,王度廬對於市井人物的生活有非常生動的描繪,例如標局的經營、市集街景、閭巷俠客等,使得王度廬不像金庸或是還珠樓主的小說那樣,過於在意繁複的仙術或武術的流派,而是樸實地呈現俠客生活的日常景致,從寫實主義小說過渡到現代主義小說的寫作技巧,對俠客的心理層面有深刻的描繪,沒有其它武俠小說時常出現的刀光劍影,而是緊扣著「武功不足為奇,情義深刻動人」這個主題而創作,因此被冠上「悲劇俠情」的稱號。

大略談完「武俠小說」的傳統與王度廬小說之間的關係之後,我再來談談「武俠片」的傳統,以及如何把李安的「臥虎藏龍」放在「武俠片」這個脈絡裡解讀。

首先,談到「新派武俠電影」,不得不提1966年胡金銓的「大醉俠」、1967年張徹的「獨臂刀」與同年胡金銓的「龍門客棧」,這三部電影可以說建立了我們現在稱之為「武俠片」的電影類型。

在「新派武俠電影」誕生之前,所謂的「武俠片」大多採用劇場式的手法,把京劇裡的武打場面直接呈現在大螢幕前,鏡頭大多平板沒有變化,武打動作仿照京劇裡隔空舞槍、舞刀的那些花俏招式,不但畫面單調、沒有臨場感,武打動作也沒有力量,不具有真槍實彈上場比武的感覺。

張徹胡金銓的「武俠片」裡,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首先,受到日本武士電影與好萊屋西部片的影響,張徹與胡金銓開始運用剪接的技巧,營造出武打的氣氛與節奏,在取鏡上,採用大量的中、長鏡頭,呈現完整的武打場面,此外,「武術指導」這個新的職位扮演起重要的腳色,讓武打的招數更逼真、更具有「真刀真槍」的效果。

不過,張徹與胡金銓走的卻是不同的路線。張徹的電影強調男性的「陽剛」味,講述的都是復仇的故事 (伊底帕斯情節),鏡頭簡潔俐落,節奏緊湊,絕不拖泥帶水,武打招數爆發力十足,硬碰硬,直來直往。此外,每個男主角都是鐵錚錚的漢子,不但陽剛俊美,還擁有壯碩健美的身材。(對,不當暴露了過多的男體,雖然每個人的胸肌都很大塊。)

在張徹之後,有了「功夫片」這一類型電影,繼續朝向「陽剛」的路線前進,其中最有名的導演是劉家良與袁和平,他們也身兼武術指導 (劉家良原本就是張徹的武術指導)。袁和平與成龍合作的「蛇形刁手」與「醉拳」堪稱是「功夫片」的經典之作。徐克的「黃飛鴻」系列電影以及成龍的現代「功夫片」,基本上都是遵循這一電影類型的方向前進。

胡金銓走的是不同的路線,除了在武打動作的取鏡與剪接和張徹師出同源以外,胡金銓的電影沒有太多的「陽剛」味,反而喜歡用女性、或不會武功之人當主角,最有名的例子莫過於胡金銓的第一部武俠片「大醉俠」,以金燕子為主角,捧紅了香港最早的一代武打女星鄭佩佩,使鄭佩佩有「俠女」之稱號。

此外,胡金銓時常在電影裡融入儒、釋、道等中國人文思想,故事往往帶有深刻的禪意,而畫面與取鏡則饒富詩意,具有中國山水畫的美感。

胡金銓原本就出身書香門第,他的母親是位畫師,從小就讓胡金銓薰染於中國古典繪畫、文學、戲曲的文化氣氛中,據稱還珠樓主還曾往來胡金銓北平的老家,在胡金銓成為導演之前,甚至還開過個人畫展。直到胡金銓定居香港之後,短暫地替邵氏電影公司拍戲,在他的電影裡,幾乎一手包辦道具、服裝設計、美工...等事務。

「龍門客棧」與「俠女」堪稱胡金銓電影的經典之作,講述的都是東廠捉拿逃犯的故事。這兩部電影都在台灣開拍,「龍門客棧」的開場與黑澤明的「羅生門」一樣,一位旅人行走山林之間,處處均是山嵐繚繞、瀑布澗水、如詩如畫的景致,透露出中國式的影像美學,彷彿潑墨山水畫躍上銀幕,谿山行旅圖近在眼前。

最精采的部份莫過於片中「正」、「邪」兩方人馬全都擠在小小的龍門客棧裡,裡面的腳色亦「正」亦「邪」、乎「正」乎「邪」,彼此勾心鬥角,探詢對方的底限。

「俠女」故事取自「聊齋」,忠臣的遺孤躲避東廠錦衣衛緊迫盯人地追殺。在敘事上,胡金銓細膩地鋪陳每個豋場的人物,節奏極為緩慢,並採用象徵性的手法,以營造恐怖、緊張、肅殺…等氣氛。在武術上,胡金銓開發了很多新的技巧,像是吊鋼絲、跳彈簧、劈甘蔗板…等方式,讓武打的動作更接近「武俠小說」裡的奇幻世界。

片尾胡金銓更企圖超越「正」、「邪」兩方之戰,以佛家的出世理想,終結人世間的恩仇因果,頗有金庸派「武俠小說」裡的意境。





最經典的武打畫面莫過於「竹林戲」。俠女楊慧貞、石將軍與東廠兩位好手在竹林裡穿梭、對決,隨風搖曳的竹林,巧妙地隔開雙方,卻又看得見對方,阻擋敵人的武器,卻又阻檔了自己的退路。在這裡,胡金銓先是運用了中、長鏡頭,鋪陳雙方即將決戰的緊張氣氛,再運用一系列的短鏡頭與快速剪接,呈現短兵交接的打鬥場景,配上此起彼落的鼓點聲響,穿插蒙太奇式竹影搖曳的魅幻畫面,營造出前所未有的武打場面。

在雙方交手數次之後,東廠錦衣衛所幸砍去竹子,掃向楊慧貞與石將軍,楊慧貞則在石將軍的助力之下,運用彈力一躍而上,跳到竹林的頂端,再由上而下地突擊,一劍刺穿東廠錦衣衛。這一場戲造就了「武俠片」史上最震攝人心的決鬥時刻,這些匠心獨具的視覺效果,一舉讓胡金銓獲得坎城影展「最高技術委員會大獎」,推向了國際影壇。





在胡金銓拍完「山中傳奇」(1979)︰一部沒有武俠的「武俠片」之後,已經將他個人「武俠片」的藝術推向高峰,然而同年,徐克驚為天人的第一部電影「蝶變」,卻徹底地改變「武俠片」的未來方向,帶動香港「武俠片」的新浪潮。

徐克詭祕莫測的影像風格、蒙太奇、大量採用短鏡頭與快速剪接、驚人的特效、花俏的武打招式,都讓華人影壇為之震撼。至此,徐克的風格主導了整個「武俠片」的拍攝方式,無論是之後的「倩女幽魂」、「笑傲江湖」、「新龍門客棧」、「黃飛鴻」系列等,徐克不斷推陳出新,徹底翻新「武俠片」的定義。

雖然徐克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我認為,徐克是踏在胡金銓的「武俠片」傳統之上做創作。只是胡金銓開創了許多新的特效,讓主角能夠飛簷走壁,徐克做得比胡金銓更誇張、更炫麗;胡金銓的影像敘事方式,充分地凝聚了懸疑、緊張的氣氛,徐克做得比胡金銓更詭譎、更奇幻;胡金銓總是緩慢地鋪陳整個故事,徐克則是快速地說著故事,並加油添醋讓故事更煽情、更露骨。

不過,在剪接與鏡頭運用上,徐克卻走得卻比胡金銓更遠。徐克幾乎完全放棄胡金銓緩慢的敘事語調,不用中、長型鏡頭呈現武打場面,改用快速變換的短鏡頭與剪接,節奏飛快,不在乎武打動作的細節,只在乎視覺效果的優劣。

徐克的確是「武俠片」裡的鬼才,雖然他做到了胡金銓所辦不到的事,但是他卻寄望能夠重回此傳統,找到新的創作方向。徐克在「笑傲江湖」與「新龍門客棧」這兩部電影裡,邀請胡金銓共同執導,只可惜徐克處裡視覺美學的方式,已經脫離胡金銓的傳統太遙遠了,最後導致最後胡金銓完全退出「新龍門客棧」的製作,雖然在佈置、取景與服裝設計上,處處可見胡金銓「俠女」與「龍門客棧」的影子。

胡金銓不再與徐克合作之後,嘗試以「畫皮之陰陽法王」重回「武俠片」導演之林,只可惜整個市場的走向,早已因為徐克 (+程小東) 式的風格而徹底改變,將胡金銓遠遠地拋在後頭,直到李安的「臥虎藏龍」豋場,胡金銓的傳統才算是找到真正的傳人。



(石將軍與楊慧貞在樹林裡大戰東場錦衣衛,有洪金寶喔。)


16 comments:

弱慢 said...

內容一直在修改中,新增徐克的部份。

Anonymous said...

「雜劇與戲文」,在紀元1271-1368年的發展情形中,存在一種民間活動稱之為「元真(yuanjean)書房」;而華北與南的戲曲音樂的交流,卻有產生新的戲曲音樂型式,在溫帶地區興起「傳奇」,而和北方「雜劇」發展流播匯流開來。

當時的「雜劇」與民間的關係? 而它的新衰僅不到五十年,這仍是一個遺留下來的課題。

「話本」在當時並未受文人重視,似乎亦說明其線索不明於考,及隨時可能流失的因由。

***

此外,「圓圈」在當時的文字劇與譜上,皆具有其特殊意含。

***

1368年以降,農業與手工業的發達,帶動自然科學的發展。在音樂上,亦具其發明表現。

Anonymous said...

張徹的電影不但呈現了很多男體,還展演了許多以烙鐵求刑逼供的場景。有一個喜歡SM的朋友說很有SM的味道。關於這一點,我是沒什麼感受啦,因為小時候看古裝電視劇時,一有以烙鐵求刑逼供的場景,都會覺得很可怕、很痛苦,而不會覺得很爽。另外,總覺得近年來的古裝電視劇幾乎看不到以烙鐵求刑逼供的戲了,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Anonymous said...

又大修了一次,唉,臥虎藏龍真是難寫呀。

Anonymous said...

謝謝荷童的補充資料,我的筆調太快,顧不及這麼多歷史上的細節了。

小四,張徹的男體真的讓我很困惑,這些電影裡的男人,有事沒事就露兩點,連旁邊打雜的也要露,而且每個人還真是有練過,胸肌都超大塊地。

還有烤打戲,張徹似乎非常喜歡讓觀眾觀看健壯的男體受苦、扭曲,俊美的主角痛苦、哀號的表情,我真的不知道這是基於怎樣的心理狀態,用如此的方式表達"男子氣慨"這個概念? 心理分析不夠熟,不知你有何見解?

還有女人,在張徹的電影裡,根本就是大花瓶,最有名的例子是"獨臂刀"裡的小師妹(番迎紫飾),武功極差,脾氣極壞(歇斯底里),又善妒,又弱智,打扮特別妖艷,好像把整盤粉底打翻在臉上一樣...(暈)

anarch said...

小四,看來張徹之論,非君莫屬。

Anonymous said...

講到張徹,突然想起幾個月前看到1982年張徹拍的,由傅聲主演的《神雕俠侶》。那是一部沒有小龍女的《神雕俠侶》,著重在楊過上幼時的故事。讓我大為驚訝的是他們的服裝,超前衛,所有男俠士都穿露胸腹裝,明顯地讓人看到他們的胸肌腹肌,這部二十多年前的影片服裝讓我瞠目結舌,果然是喜愛呈現男體的導演。

之前寫過一篇〈強身健種?還是外強中乾?〉(http://www.ccuart.org/kieslowski/archives/2005/03/ecieeaeaeie.html),應該要延伸來研究一下張徹。不過兩者時代差了四十年囉,時空背景都不一樣了。

Anonymous said...

弱慢、anarch,如果要我寫的話,還要先去找一堆片子來看哩。

至於同性戀欲力,人都是有的,只是異性戀男性會透過「男人間的友情」、「同袍之情」來轉化它,特別是在軍中,越是要抵抗對於同梯有一種同性愛的「怪怪」的氛圍或心中之搔癢,就越是要強調「男人之間的友情」。雖然如此,在異性戀男性軍中不小心實踐了性別越界(被男同志誘惑得逞),在gay相關的網站或看板還是有時會看到。

找到一篇報導,張徹否認自己是同性戀(但是事實不知是否如此):


張徹表示描寫男性間的友誼不能與同性戀混為一談。他寫道「中國轉統中男性講義氣,表現於文學戲劇中自成一主流,超乎兩性間的愛情之外,我...有所承襲,但與同性戀是兩件事。」如果將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或是將「水滸」中英雄好漢們的男性友誼集團統統歸為同性戀是不可想像的。 張徹認為自古以來,男性為生存需要、戰勝惡劣環境就必須團結、互助──講義氣、建友誼。中國多亂世、所以人們崇尚桃園三結義,文藝作品就必然反映此一情意結。所以武俠片在特定的時空裡就壓倒了文藝片。

張徹在文中更明確的提到:「我是由文藝片趨向武俠片的,正因跟上潮流而引起風氣。我的影片中並非無愛情描寫......我較少著力於此,只求以少許勝多許,吳宇森亦然,我和他的性傾向,並不存在問題。」

http://movie.cca.gov.tw/FESTIVALS/golden_01.asp?rowid=14

Anonymous said...

吳宇森又沒有讓周潤發脫光光演"英雄本色",而且表達同袍之情也沒必要有事沒事就露兩點呀...張徹的說法很沒說服力...(遠目)

Anonymous said...

嗯,這讓我想到在健身房的觀察。異男也是會去健身房健身的,只不過同樣都在練大咪咪,異男跟同男在穿著上就是有所不同。相對於同男喜歡穿能夠暴露更多肉體與性感曲線的背心,異男即使穿背心健身,也是以寬鬆的籃球背心為主,而這種背心的排汗功能性多過於性感與求偶性。當然啦,對於異男而言,健身房重量訓練室都是男的,也沒有求偶的可能性。對於同男則恰好相反,眼中所見皆為令人流口水的同性...

所以張徹...?

瓦礫 said...

想到【魁,男塾】,肉體欽羨本來也不一定要跟同志有關...說不定張徹根本就是腐女也不一定...

anarch said...

我記得小時候看最多的武俠片導演,是楚原。
他好像特別喜歡導古龍的電影?

弱慢或其他大師有沒有人對他有什麼看法?

Anonymous said...

瓦礫說的對,男性的男體欽羨不一定與男同志主體有關,也可能跟有同性戀欲力經濟的異性戀男性主體有關。也就是透過義氣、男性友誼、同袍情誼去既否認同性情慾,又讓同性情慾得以取得紓解與平衡的經濟結構。

Anonymous said...

聽起來像是利用"義氣、男性友誼、同袍情誼"來化解同志焦慮...

Anonymous said...

弱慢:

這就是為甚麼拳四郎興奮時
老是只破衣服而不破褲子的原因...

Anonymous said...

新增胡金銓俠女的竹林戲,感謝youtube的網友,這場戲真是太精采了...(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