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August 2006

「正義」的複數與絕對單數

在「親綠」學者聯名發表715聲明《民主政治和台灣認同的道德危機》之後,中研院吳叡人教授再以一篇《把民主運動重頭做起》的文章,直接切入「轉型正義」 (Transitional Justice)的議題,他說︰


「在臺灣民主化過程中,最令人遺憾的事,就是「轉型正義」的問題沒有處理。威權時代屠殺、鎮壓「臺灣人民」的「國民黨」劊子手和幫兇不只全身而退,還在當今政壇上耀武揚威。「臺灣人民」對「國民黨」的怨氣,是一種對正義的強烈渴求,因此具有高度的正當性。不過更遺憾的是,靠人民對正義的渴求而取得政權的民進黨執政後,竟然馬上忘卻初衷,完全沒有認真處理轉型正義的問題,不是把它當作選舉動員的議題,就是像現在一樣,在碰到危機時就操作人民對泛藍的怨氣來轉移注意力,迴避自我檢討。」(「臺灣人民」與「國民黨」中的括弧為筆者所加)

楊渡先生接著發表《轉型正義?放屁》的文章,挑戰上述的說法。首先,楊渡也同意「轉型正義」的確淪為選舉操作的工具,表面上用來批判國民黨,實際上卻是民進黨從中獲取政治利益的手段,只要國民黨永遠尚未「轉型」,民進黨就可以繼續從「正義」的呼喚聲中得利。

然而,只有國民黨才「不正義」嗎?李登輝與陳水扁時期的「不正義」都不需要檢討嗎?而且只有二二八事件才是「轉型正義」的核心議題嗎?又為何獨漏了台灣地下共產組織?在這種歷史偏頗的論述之下,是「誰」的二二八?是「誰」的白色恐怖在聲明中被提及?為何只有「他們」的「不正義」被提及?其他人的「不正義」在哪裡?

也因此,楊渡先生憤怒的留下這樣的結論:「談轉型正義,還要斷代,中間隔開白色恐怖和李登輝,這是把正義切三段,本身就是不正義。這種人所談的「轉型正義」,最後當然是放屁!更何況,貪汙就是貪汙,再轉型,還是沒有正義啊!」

張鐵志隨即在Sounds and Fury中發表《楊渡與轉型正義》,反駁楊渡先生的說法。張鐵志指出很多連署715聲明的學者,例如吳乃德與吳叡人,都有做過左翼、台共與外省人在白色恐怖時期受到迫害的歷史研究,楊渡不能夠因為「曾經看到一些粗糙的談法,就以為別人都不瞭解那段歷史。」張鐵志認為,正是楊渡所批評的這些人,才是最認真整理史料、努力跳脫族群偏見的學術工作者,他們的努力不容許這樣輕易地抹滅。

接著,楊渡再以一篇《有「轉型」,沒有「正義」!》做進一步的說明。他指出很多「台灣史學者」,意圖爭奪「台灣史詮釋的主導權」,把歷史當成意識形態的服務工具。張鐵志提到陳芳明,楊渡就以陳芳明為例,說明在他筆下的謝雪紅,是如何從自稱「忠貞共產黨員」的革命份子,變成台獨的急先鋒。

楊渡認為,正因為某些學者無法「誠實的面對歷史」,所以台灣地下共產黨的「紅色革命」無法完整的呈現在他們所書寫的白色恐怖、四六事件的歷史中。這種面對歷史的態度,使得「轉型正義」中所謂的「正義」一詞變得曖昧不清、切割來切割去,刻意地把現在被尊稱為台獨大老的李登輝排除在「國民黨」這個全稱之外,也把界線畫在陳水扁的歷史責任之前。

張鐵志則以《轉型正義的再釐清》一文再次回應楊渡。他回歸政治學上對於「轉型正義」的討論,將「轉型正義」定義為「新興民主政府如何處理過去威權政府對人權的侵犯、對無辜生命的凌虐。這是民主化面臨的一個嚴肅的道德難題。」張鐵志認為「李登輝時期台灣已經開始民主化了,陳水扁更是民主化下的產物。」所以他們的執政並不涉及「轉型正義」的問題,無法與「威權體制的血腥壓迫…放在同一個天平上」做比較。

不過張鐵志也承認,統獨兩方對歷史的理解是不相同的。也正是因為這些彼此互不相讓的歷史觀點,才會引發楊渡批評某些歷史學者是在爭奪台灣「歷史詮釋的主導權」。楊渡認為唯有「誠實的面對歷史」才能公正的處理「轉型正義」的問題,而張鐵志則認為應該進行一場誠懇的「歷史辯論」,而不是一味地指責他人「都不懂、都不關心」。

事實上,與其說這場論辯的起因是關於兩造雙方對「轉型正義」的實質內容上有所爭議,倒不如說是對「正義」的理解有不同的想像,而這樣的想像來自於不同歷史取向的研究與詮釋。

就歷史談歷史,藍博洲以一篇《親綠學者在馬場町吶喊什麼﹖》的文章,質疑726聲明選在馬場町發表記者會,是否是「繼強暴二二八的歷史之後﹐再一次強暴五○年代白色恐怖的歷史﹖」

藍博洲首先呼應楊渡的看法,指出的確有一群「綠色學者歷來只談二二八﹐而不談五○年代白色恐怖」,藍博洲首先肯定發表726聲明的學者們選擇在白色恐怖時期的刑場馬場町作為發聲場域的歷史態度,比起過去的「綠色學者」要「進步」許多。但是站在馬場町上發聲是一回事,能夠站在白色恐怖的受難者立場上發聲又是另一回事,藍博洲質疑那些口口聲聲呼喊「支持台獨的好朋友」的學者們,能夠真誠的面對當年在馬場町刑場上仆倒的有志之士,有很多人的訴求其實是讓現在的台獨人士聽起來極為刺耳的「終止內戰、國家統一」嗎?

二二八事件在諸多「綠色學者」「爭奪歷史詮釋的主導權」之下,已經被形塑成具有「特定」政治意義與目的、唯有「特定人士」才能闡述的歷史「事件」,在這種極具排他性的「本土化」論述之下,在馬場町內為「國家統一」的理想而犧牲的人民能夠納入《以民主豐富台灣認同》的聲明之下嗎?還是這場聲明只是一種政治意識形態上的收編,把無法再為自己發言的死者挪為己用?藍博洲認為這些學者至少應該要說明「彼時彼地究竟是誰在馬場町吶喊﹖他們吶喊什麼﹖還有是怎樣的歷史情境讓這些人在馬場町吶喊?」

藍博洲從「誰」的歷史、「誰」的歷史詮釋來質疑這場聲明中的「真正」歷史態度,尤其是在鑑別「我們」與「他們」的行動之中,就已經隱含了一種「特定」的「台灣認同」,這種「台灣認同」的全稱式論述已經「被陳水扁貪腐政權敗光之時」,藍博洲認為「轉型正義」很有可能只是一種「修辭」上的策略性調整,其背後依然逃離不開藍、綠、統、獨對決的政治幽靈。

藍博洲的質疑可以在不少主張台獨的部落格中找到答案,連715聲明對他們而言都是無法接受的一篇爛文章,更何況是把具有「統一」色彩的犧牲者納入「轉型正義」的討論之中。

如果我們再回到張鐵志所堅稱的「李登輝時期台灣已經開始民主化了,陳水扁更是民主化下的產物」這一句話,我們還是可以質疑張鐵志對於台灣「民主」的發展過程過於樂觀的看法。我認為現階段台灣的「民主」可能連後威權時代「民主鞏固」的條件都很難達成,更不用談奠基在「民主」這個前提之上的「轉型正義」了。

也因此,在真正的「民主」尚未來臨(avenir)之前,在真正的「正義」尚未充分的討論之前,「轉型正義」只是一種全稱式、排他性的修辭或理想,無法納入更多同樣受到壓迫的他者。這樣的「正義」只是絕對單數(absolute singular),而不是複數,只向特定的人士開放,清算「非我族類」,而讓更多應該在場的他者永遠缺席。

勞苦網以一篇名為《我們的轉型,你的正義》的評論犀利地點出台灣「轉型正義」的困境:沒有一個政黨的過去與現在能夠在「正義」的議題上站得住腳,我們又怎能夠放心今天他們所召喚出來的「正義」是真正的「正義」?而不是為政黨利益所服務的「正義」?在這樣的基礎上又要如何討論「我們」與「他們」的「正義」問題呢?

黃丞儀去年發表一篇名為《轉型正義如何落實》的文章,說明「轉型正義」一詞所牽扯到的問題,其多樣性與複雜度遠大於我們的想像。同樣牽扯到為威權體制所服務的三個案例,卻無法只使用一套絕對單數的「正義」標準來衡量。

Blackjack以《外省台獨的弒父情結與轉型正義》一文反駁部份「本土派」的外省第二代將「外省人」一詞視為「外省人」的全稱,而忽略了住在台灣的「外省人」其實並非鐵板一塊。Blackjack認為很多「外省賤民」也同樣是威權體制下的犧牲者,他們所受到的迫害並不比「本省人」來得少,但是這些「外省賤民」的「轉型正義」又要向「誰」來聲討?

此外,「客家人」、「原住民」、「女性」、「同性戀者」…的「轉型正義」呢?他們的「正義」又要向「誰」來聲討?「正義」的絕對單數足以處理這些「轉型」上的難題嗎?

德希達認為理想的「正義」當然是絕對單數,但是這樣的「正義」只是一種對未來的承諾(the promise of the future),我們在當下的每一時刻總是聽見那個尚未到來、絕對單數的「正義」在呼喚著我們,迫使我們在此時此刻去評估無法完善評估的、決定無法完美決定的、實踐無法完全實踐的,以填補過去「不正義」與未來「正義」之間的斷裂(void)。

在這個填補的過程中,「正義」無法被完整化,「正義」的複數不斷地滋生,我們只能契而不捨地追索與協商「正義」的實質內容,在某一時代達成「正義」最大公約數的共識,用以迎接未來「正義」絕對單數的到來。

在715聲明中,「台灣認同」、「台灣人民」、「國民黨」、「轉型正義」…等名詞似乎都有變成全稱式絕對單數的危險,在沒有納入更多的他者進行更細緻的論辯與協商的行動之前,這種絕對單數的「正義」不是「正義」。這也就是為什麼楊渡、藍博洲等人會不斷地質疑「親綠學者」所架構出來的「轉型正義」所有殘缺的原因。

換句話說,在當下任何一種宣稱絕對單數的「正義」,如果佔據了所有「正義」的論述場域,很有可能將會把其他複數的「正義」排擠在外,成為另一種「正義」的霸權。我認為應該要引入了一些複數的「正義」來擾動當下絕對單數的「正義」。

我們應先呼喚不同的族群(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外省人、女性、同性戀者…)一起書寫二二八、白色恐怖或是其他受迫害事件的歷史,以不同的立場(左與右)召喚屬於自己的複數「正義」。如果我們連這種多元化複數「正義」的論述都尚未完成,又要如何達成一致的共識,以實踐共同的「轉型正義」?

政小四在《以民主豐富轉型正義》一文中認為架構在「本土–外來」、「統–獨」、「藍–綠」...等二元對立觀念下的「轉型正義」依然無法擺脫「意識形態的幻見」。我們唯有超越此二元對立的架構、多元化「轉型正義」的實質內涵,才能避免「不正義以轉型正義之名繼續發生。」

為了驅散「意識形態的幻見」,政小四在《藍綠和解三部曲:一個精神分析的闡釋》一文主張要讓主體「親歷幻見、直面空無真實」,也就說,要讓主體而直接面對不被象徵化或被幻見遮掩的真實創傷(例如以真誠的態度面對二二八或白色恐怖,不被任何政治符碼綁架,或是為特定的意識型態服務),主體終將發現他藉以享樂的國族、族群、政黨…等符碼在象徵秩序裡只是一種幻影,沒有人會威脅它、搶走它。

當然,這種符碼的真空狀態可能很快地又會被各種既定的符碼(藍、綠、統、獨)給佔滿,再度把歷史的創傷給象徵化。為了避免真實的創傷再度被編碼,主體必須積極地引入更豐富多元的內涵來填補空缺(例如女性、原住民、同志的觀點),並創造良性的批判的空間以對抗(大寫)他者的召喚。

不可否認,715聲明已經打亂了所有既定的政治符碼。例如「親綠」這個新創造出來的名詞,已經顯示出舊有的「泛綠」、「深綠」等名詞(象徵著忠貞、僵固、本質化的政治取向),已經不足以解釋這些學者的跨政治、跨學科、跨性別、跨族群的多元化身分。在迷幻機器中,《憤怒反推薦(更新中):這些人用噴漆扣帽子在「愛台灣」?》一文所引發的連鎖效應,已經讓「顏色政治」與「標籤政治」快速地失效,甚至到了失語的地步,更加突顯了「顏色政治」與「標籤政治」在語言上的貧困與匱乏,已經不足以解釋台灣未來政治版圖上的權力挪移。

茄苳樹窠就以《綠色有很多層次》的討論,試圖鬆動已經被「顏色政治」所綁架的政治符碼,填補缺席已久的多元化「綠色」論述,讓快要窒息的政治空間得以舒展開來。接著,朋友、豬小草與blah blah blah分別在HEMiDEMi發起《萬國博覽會》《我想聽你怎麼說》《一人一題︰給民進黨未來兩年的考題》等網摘與部落格串連運動,試圖從新找回「本土化」論述最原初的活力,藉由從下而上的抹去、重寫行動,賦予「本土化」論述新鮮的語意,以呼應吳叡人教授所提出「進步的本土化路線」。

715聲明已經清理出一片新的論述平台,讓舊有的「顏色政治」與「標籤政治」重新編碼,激盪出複數「正義」的可能性。在未來理想的「正義」來臨之前,我們應勇於驅散既定的幻見,拆解霸權,與他者協商,用多元化的論述來填補解構當前政治之後的空缺。正如同德希達所言:

「如果正義存在的話,它應具有解構的精神。解構就是正義。」



非常棒的網摘:迷幻機器《台灣的重建想像:本土‧多元‧進步》

我永遠達不到的書寫高度:瓦礫《藍綠對抗及其不滿》

回應藍博洲︰邱貴玲《馬場町 理想主義精神象徵》

很扎實的討論︰神遊威瑪《關於轉型正義的幾點思考》

anarch的推薦︰政小四《手護台灣?手刃台灣?》、政小四《牽手連心的團結幻象》

我推薦的延伸閱讀︰楊渡《關於二二八的六個最基本問題》

極力推薦的好書:賴俊雄 (2005),《晚期解構主義》,揚智。



76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Aug 08

請把這一篇文章當成是這一個月來討論715、726聲明論戰的「文獻回顧」吧﹗

Anonymous said...

Aug 08

「人行道與爵士狗則發起《我們把這個標誌給搶回來吧!》」這句話是錯的。TIMO的確有以這句話為文章標題沒有錯,但是你看他文章最下方的串連LINK,卻明明是支持「我想聽你怎麼說」來的。TIMO沒有發起串連,但
是他的影響力超越串連。

至於「搶標誌」跟「博覽會」,那更是「朋友」號召的,並不是TIMO和豬小草發起的啊。

Anonymous said...

Aug 08

我發現用不同的斷句方式,會讓同樣的標題出現不同的效果哩。

例如弱慢這個標題,用中文來讀,會覺得是在講複數與絕對單數是「正義的」;但內文的意思卻又是「正義:複數與絕對單數」。

感覺上,這標題好像用英文會比較順?

Anonymous said...

Aug 08

不好意思小草,寫文章前應該向你們再求證才是,給我一點時間把前因後果弄清楚,我一定會更正。

的確,中文的語意模糊地帶比英文多,或許我已經開始使用英文語法在寫中文了吧。

Anonymous said...

Aug 09

解構就是正義,真是鏗鏘有力的一句話啊。也許我們所有人都應該跳脫妒恨的轉型正義,進入解放的培力的轉型正義,不要只是關注自己的痛苦而忽視別人的痛苦,而應該穿越那「只有我在痛苦與只有我是被害者」的幻見,直面創傷真實,從而同時真正關注自己與別人。

Anonymous said...

Aug 10

不過,現在許多人宣稱的「我的痛苦」,卻可能與他們的生命經驗徹底無關。

要求任何人重視「別人的痛苦」,對某些人來說卻等於「把他人(的自身的)痛苦當成我(已經與特定他人共感)的痛苦」。

這個社會,藉他人之痛苦的人,聲音(呻吟?)往往比生命經歷那種痛苦的人更大。然而那對社會,對個人,對我來說,都不是不正當的。

Anonymous said...

Aug 10

談正義,目的何在?

就文化和歷史論述來說,正義的存在,目的在於詮釋普民價值,而誰來解釋文化的價值,往往是由權力來決定。

這裡面有沒有『正義』的必然性?也許有、也許沒有。台灣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近四百年的歷史,存在四個大族群(第五個由外籍新娘及婚姻子女所組成的,正在快速成形、成長中),可是六個政權的形成,卻往往不是由這些族群所建立的,執政者對於人民,採取高壓同化的手段,經過這四百年的同化過程,台灣文化論述,相對的變得很複雜。

楊渡說法基本上沒錯,就文化論述來講,無法以斷代的方法去討論正義價值,每個文化,都對價值認同產生影響。

但是,文化價值、國族認同、以及政治運作,卻是三個不相稱的主體,把這三者混在一起,用同一個價值去談,恐怕是有問題的。

政治運作、或者換句話說:公共行政上,談的不是正義,而是正益,也就是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簡單的來說,國民黨政府在文化價值上,違反正義,強行引入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銷大中國文化進台灣,這是不符合正義的,在後現代過程中,不管是文化的後殖民反駁、清算,可以去討論這些問題,然後利用本土化或者鄉土文學運動等手段,去獲得正義性。

但是公共事務上,這些正義性,不必然需要得到平反 (TBC.)

Anonymous said...

Aug 10

公共事務上,二二八的平反與否、白色恐怖的平反與否,對現今大眾來說,意義不大,但是,國民黨黨產清算問題,意義就很大。

這是相對性的問題。執政黨(綠營)把文化價值拿來當作公共利益消費,同樣的,藍營也用同樣的方式在消費。

回到公共議題上,國族認同的建立是必然的。這一點,討論正義價值是有其必要性,缺乏這樣的價值,恐怕難以形成一個有效的行政體系。但,我覺得可以先擺在一旁,全世界,沒有那個地方,在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可以坐下來開個會就決定答案的,文化價值的形成,是必須經過反覆的辯證、衝突。

可是公共行政上,這個正義不應該被同時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今天台灣社會把兩者扯在一起,認為陳水扁政府違反『正義』,我認為是可笑的。要拉陳水扁下台,很簡單,檢驗他的施政內容、還有個人操守,看他到底是貪污多少錢、失敗多少政策;或者成功解決多少問題。如此而已。

但是,把民主運動跟陳水扁下台這兩件事情放在一起,實在令我覺得哭笑不得。這些所謂『親綠』學者,寫出這一堆文章,基本上,我認為是把陳水扁擺上供台,當作神在拜,這實在很可笑,台灣的社會價值轉變,絕非陳水扁一人可以左右的。我們已經不是在過去那種一個政策下來,改變居民自我認同意識的時代了,舉凡『挑起省籍衝突』、『敗壞社會風氣』,這些都不是『執政當局』所能左右的,除非,你要承認所有的人民是白癡...但,如果這個前提是成立的,卻想跟白癡傳教,豈不是更白癡?(TBC...)

Anonymous said...

Aug 10

不過,這個題目還是有意思的,雖然我覺得把『正義』改成『價值』,也許會好一點、正面一點。

多元文化、或者文化認同,雖然不是呆板的二元論,但不管是何種,他們都必然的在建立論述的過程,先定義一個主體,才去拼湊其他的小個體。

把這些過程拼湊完成,是公共行政執行者的工作,而把這些論述打散(解構),則是社會研究者的工作。兩者之間,些許相似、卻也存在絕對的矛盾。

應該在做解構的人,以解構的角度,看拼湊著價值的人,怎麼看,都必然是有問題的。或許,台灣的這些學者,應該先去當當行政者,再回來討論這些東西吧!最近,一直在思考龍應台現象,當然其中包含鄭村祺、黃榮村等,這些人,都是所謂學者、作家、社運批評者出身,嫻熟於理論的解構,但是這些人也都執政過,當過行政執行者,他們的施政結果,是否成功的實現了他們的批評?或者沒有!?甚至,違反他們自己的理論?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東西。

又.wiki對於『轉型正義』一詞的解釋,我個人有點意見,東歐不甚清楚,但以南非來說,所謂的轉型正義,應該是不存在的。我系上有幾位新進的老師,是做南非研究的,剛從約翰尼斯堡大學回來,南非的民主轉型,跟台灣比較像,是不經過武力革命過程而來的,當白人退出絕對政治管轄,不等於白人的利益(政治、經濟和社會)就有被清算了,也不等於黑人的權利就被恢復了。時至今日,約翰尼斯堡等主要城市,以不對稱的經濟和社會控制力,黑人在城市內的生活、居住,還是普遍的被壓縮在很小的範圍,真正獲得『正義』的黑人,比例遠少於一成。

Anonymous said...

Aug 10

或許南非的問題有一些是選擇性集體遺忘吧..

我同意用”民主法治”的方法來解決陳水扁的問題,用”轉型正義”的方法來解決國民黨的問題,不過,解決國民黨…沒哪麼簡單。例如說球兄提到”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是對是對台灣人的”不正義”,我同意,不過不要忘了,對外省人而言可能是正義的(用以重構後日本殖民時代的國家認同),還有,當時的確很多台灣人還是抱持著迎接祖國的心態,至於台灣文化主體性的打造已經是後來的事情了,對於歷史,我不認為可以用事後諸葛的心態來改寫。

還有,國民黨無條件接收日產是否合理? 還有待更多辯論,更大的爭議是李登輝賣掉了很多
國民黨繼承日本的資產,最有名的案例是國民黨仁愛路中廣的土地(舊日本放送局)賣給財團蓋豪宅,我們要怎樣討這筆黨產? 跟馬英九討? 不用追究李登輝的責任嗎?

說實話,國民黨現在很窮,因為他被上上一個黨主席賣得差不多了,現在要怎樣討回黨產才”正義”?

的確,台灣文化地層非常的複雜,要處理得非常小心,不過我還是要說,當初閩南人來台墾荒,強佔原住民土地這一件事,是不是要請閩南人給原住民一個”正義”,不要老是到了選舉的時候,才打出原住民牌吧。

的確是因為球兄所說的,文化價值、國族認同、以及政治運作三個不相稱的主體已經混在一起,只用同一個價值去談是有問題的,所以國民黨藉此混水摸魚,當有人要清算他的時候,就把他的國族認同與政治實力給端出來,藉此避談”轉型正義”。

至於”正益”這個名詞,非常有趣,讓我再想想…

Anonymous said...

Aug 10

對了,之所以會用"正義"這個字眼,可能因為是政治學上的專有名詞,不過在談"轉型正義"這個概念時,其用法很接近"價值"、"正益"等字眼。我基本上尊重政治學術語,不過文化人、社會人要怎樣詮釋它,我想我們也可以有自己的用法。

Anonymous said...

Aug 10

to 瓦礫

你所提到的是"幻痛"的問題嗎? 這個可就難了...

Anonymous said...

Aug 10

to 瓦礫

你所提到的是"幻痛"的問題嗎? 這個可就難了...

Anonymous said...

球或許會想參考加拿大公共行政學界對於原住民政治地位的討論,裡面對如何實現一個多族群正義的政策有諸多值得參考的討論。把範圍擴大一點,公共行政已經不能避免社會福利與社會平等的概念了。這種策略方向,很多時候並不是單純把大多數人利益當成唯一考慮的。對龍應台,(特別是)鄭村棋之類當官時的行為解釋,我也認為應從這角度出發。的確很有趣,但我還未見到好的定論。

轉型正義我自己是看作一種affirmitive action。是在某種歷史上的政治體制迫害確定的狀態下,對於受害者與受害的政治體制做出補償性行為的策略。所以這裡面包含確定迫害狀態的過程,標定受損害的個人、團體與體制利益的過程,以及擬定補償性作為的過程。affirmitive action的例子可見於原住民加分政策、冤獄賠償等等。但是過程之中的討論與政策擬定仍然要有某種程度的正義原則。譬如確認目前的眷村土地原屬於台灣全體人民,所以命令現在所有眷戶搬離,並且吐出幾十年來的租金回歸政府重新分配,這就不會是一個好的政策(雖然搞不好還符合法律比例原則)。

Anonymous said...

Aug 10

(超過一千個字= =被拒絕了...)

話說回來,文化價值╱國族認同╱政治運作這幾個東西恐怕不大好分開。做社會研究的恐怕不只要解構,也有認清不同概念間親近性為何的責任。混合本身不大是問題,但混合些什麼就是必須注意的地方。譬如有人宣稱台灣人四百年來被外來政權壓迫-外來政權的最新版本是國民黨政權-國民黨政權對外省人與本省人有差別待遇-外省人因此是既得利益集團-外省人對台灣毫無貢獻只有壓迫反動-因此轉型正義不得宣稱外省人的利益或參加外省人的意見,若是在這樣的前提下,轉型正義的政策就會失去部份正義性質,但要反對這種連結,還是必須那三者結合論述才行...

正義當然包括民主的政治與文化意義,也當然包括將社會運作至與某種普世價值相應和的社會運動。在這個意義上,當權者、執政者、政治人物都掌握極大的經濟與論述資源,一言一行都左右政治場域的轉折,當然是有責任,而且這種責任與法律責任甚且可能毫無關係。換句話說,談陳水扁下台不會造成更好的社會,就像是在談禁止同志大遊行與同志生存空間的問題無關,或說補償228死難者並不會造成更為正義的政治環境一樣,是將社會視為個體的集合,而忽視環境、場域、社會論述、輿論、歷史脈絡對個人意見的影響能力,太過於自我潔淨的一種看法。

弱慢:幻痛是小四爺的談法呀。我的出發點是,就算是別人的苦痛,也有可能是自身真確的苦痛。
親友死去造成我們的痛苦,與民族巨大苦難造成個人痛苦的問題,我覺得是分不開的。

Anonymous said...

Aug 10

待會出門,底下精彩的討論要等晚一點回來再看。

剛連不上人間網,所以提供藍博洲那篇文章另一個連結

http://blog.xuite.net/anarch/new/7637791

這是邱貴玲8月5日的回應(個人是蠻認同的)

http://blog.xuite.net/anarch/new/7637865

Anonymous said...

Aug 10

其實我也覺得,指責別人大小眼,總是要站在更寬廣的理據上才行。

這點上,單看楊與藍指出刻意忽略社會主義運動的思考、邱提出理想主義必須強調,都有道理。

只是各自想法的立基程度就有差別了。
楊渡啊楊渡,真想送你一本《單向度的人》...

Anonymous said...

Aug 10

瓦礫想送書給楊渡?真是太好了,Net and Books有一個單元叫做"頭號讀犯",可以指明任何一位嫌疑"讀犯",送書給他讀,並附上罪名、求處刑期、以及六至七百字的狀書,賞金從優,yz會感激你的。

http://www.netandbooks.com/taipei/focus/index.asp

Anonymous said...

Aug 10

幻痛不是嚴格的術語。

不過當一個人安定其象徵秩序的「正常」安穩幸福幻見受到侵擾時,其反面的偏執狂幻見就有可能激烈地生發出來,產生各種妄想,想像他者是如何地設法從他那裡偷走執爽或他所珍愛的客體,進而對自己或他者施暴。舉例而言,昨天有一則新聞是說台灣有一家人自囚20幾天,原因是那一家人之前家裡遭小偷,於是後來爸爸產生偏執狂,覺得隨時有人要再來偷東西,而媽媽也跟著覺得外面總是有一股味道飄進來,於是全家逐漸產生共同性偏執狂,開始緊閉門窗,甚至把縫隙貼上膠帶,而家裡重要的家具都搬到客廳,一家三口便在客廳生活,女兒也不再到校上課。這種老是莫名其妙擔心他者(小偷、味道)要來加害自己的感覺毋寧是種痛苦,卻是妄想的產物。

但這不是說他們就沒有真實的痛苦,他們真實的創傷自然是那次遭小偷的事件。但是真實的創傷畢竟是永遠不可能象徵化的,一旦象徵化,就失去了真實的面向。一般人遭小偷之後可能會檢討改進家裡的安全措施,重回一般的象徵秩序並重建安定人心的幻見。但是這一家人則無能重建安穩的幻見,而是終究陷入不斷疑神疑鬼的偏執狂幻見,甚至於以封鎖自己的方式來求取安全感。

從批判的角度看來,偏執狂幻見當然危害批判,但是「正常」的安穩幸福幻見也有害批判,因為後者會讓事件單一地象徵化。所以我們要做的是不斷穿越這兩種幻見,讓真實的創傷展現其自身,以便確認自己之內本來就沒有值得大他者珍視的寶藏,自然也就沒有他人來偷竊的可能性了。

而當所有人都確認自我之內沒有珍寶,也都能夠避免有人要來加害的偏執狂幻見,而能直接面對自我與他者的真實創傷時,當大家都不會覺得政治處置好像剝奪了自己的心頭肉的時候,一種大家都肯認的轉型正義才成為可能。

當然啦,這是很困難的。

Anonymous said...

Aug 10

來談一談”幻痛”,瓦礫提到再現”別人的痛苦”的問題,是把他人的痛苦當成我的痛苦,並藉由這樣的痛苦,來召喚”正義”。當然,經典的談法可以看看宋塔的書,不過宋塔比較接近”幻見”,因為談的是戰爭攝影,是視覺化的產物,而”幻痛”是心理上的共感,範圍更大,只要可以編碼的,就可以組成”幻痛”,例如閱讀一本談二二八事件的書,看的人就會激起一股憤怒、激動、哀傷的”幻痛”,文字就是一種編碼,歷史事件提供了編碼的來源。

問題來了,是”誰”在編碼? 為何這樣編碼? 用”誰”的”歷史來源”來編碼? 如果編碼的過程有問題,這樣的”幻痛”是不是也有問題? 正因為不是自己真實的痛,所以我們又要怎樣論斷這種”幻痛”是真的痛,不是被編造出來的痛?

如果實質的”正義”是建立在”幻痛”上,那麼,對於”幻痛”的認定就要多方舉證,以免讓”正義”出現一絲”不正義”的裂縫。

有一點至少可以做到,請國民黨與國家檔案局公開所有當時的機密文件,引入更多不同立場的人來考據歷史真相,還原歷史,或至少,讓不同編碼的人可以相互辯論,試著達成一些共識,要不然,只停留在”幻痛”層次,離真正的”正義”還有一段距離。

Anonymous said...

Aug 10

哈哈,留言的時候,沒看見小四的新留言,慚愧慚愧。

不過"幻痛"雖然不是學術用語,不過真的是一個很有趣的概念。我的靈感來自於重裝的一篇文章:

http://reset.dynalias.org/blog/2005/06/post_207.html

Anonymous said...

Aug 10

你可以把「幻痛」理論化,它就會變成一個術語呀。

相對於幻痛(既然有個幻字,我傾向於把幻痛理解為以幻見來認知他者的痛苦),也許可以有一種真痛:主體知道他者在受苦,但是卻不把那個苦給象徵化,因為理解到任何的意義建構都不能全然說明那種痛苦,反而會誤解那個痛苦。

那個時刻也許是,什麼都不用說,只要默默陪伴就可以。因為說什麼都不對。但是你真的知道他在受苦。

Anonymous said...

Aug 10

嗯...弱慢提的這篇文章...嘿嘿...

認真講,那裡的幻痛是醫學術語,是自己本來有的肢體斷裂之後,還感覺到自己失去的肢體還在痛。引申到人文科學,應該也是「本有之物失去之後仍有感」之類的意思。

我的重點還是真與幻的界限吧。為什麼財物被偷會是真痛?事實上感到身邊人的痛苦,與聽取先輩歷史經驗中所感知的痛苦,無論能不能言說,究竟是幻是真?家中先輩的經驗,與書上的敘述照片,與再現的戲劇或記錄影音,會經由激盪共感產生體驗上的悲傷與痛苦。那是必須超越的幻痛?或是當代人權論述與運動能量的起源?

單純從幻痛開始,或許可以說,轉型正義所要處理的,就是一種運動,界定何者為真何者為幻的論述範疇?

Anonymous said...

Aug 10

瓦礫把"幻痛"定義為「本有之物失去之後仍有感」,其實跟Freud在"Mourning and Melancholia"的談法很接近,主體在失去了某種非常重要的事物時,就會出現哀傷與憂鬱,Freud特別指的是love object,心愛的事物逝去時所產生的心理感受。

當然,我認為可以將lover object轉入national object的討論,例如,很多人對國族之愛非常的深,但是如果打造國族一直無法被滿足,甚至會被他人奪走,就會出現哀傷與憂鬱的"幻痛"症狀。

還有更多細節可以深入探討,真有趣。

Anonymous said...

AUG 11

呃...後半段我同意...不過前半段...我還是接近醫學用法...

是「感覺到失去的肢體還在痛」,是「以前有過的肢體」,而且「肢體的痛是直接從體內神經系統傳到腦部的感受」,哲學上不可能跟「我」分開,跟「他人」等同。這也是我很重視的差別哩。

Anonymous said...

AUG 12

發現要回應這個話題,要看的相關文件真多!⊙_⊙

還在辛苦消化的同時,正好讀到小四前年兩篇舊文,正好可以連結一起思考。(小四,舊文連結貼上來應該不介意吧?)

手護台灣?手刃台灣?
http://gpaper.gigigaga.com/paper.php?mode=view&pid=1319236

牽手連心的團結幻象
http://gpaper.gigigaga.com/paper.php?mode=view&pid=1319238

一方面,因為自己是前年的「牽手護台灣」參與者之一,正好趁這機會思索其中的爭議點。

另一方面,明年正逢228六十週年,可以想見各方立場屆時摩拳擦掌可待,我們這裡的討論與對話說不定有良性操兵與熱身的價值?

(附帶一提,8月12日上午施明德在228公園記者會同時,已經有部分「×綠」人士號召要去掃除垃圾→這「垃圾」當然是指施明德OTZ)

Anonymous said...

AUG 12

談到二二八,楊渡寫了一篇新文章:關於二二八的六個最基本問題,算是以完整的歷史論述回應了iron兄的質疑,值得一看。

重點在於,楊渡所書寫的二二八,與一般本土派的看法很不一樣,我所讀過的二二八事件幾乎都是本土派人士寫的,看了楊渡的說法,的確讓我起了一些疑惑。

二二八事件的研究,還需要更多元、更細緻的討論才是。

http://www.mass-age.com/taiwan_article.php?id=195

Anonymous said...

AUG 12

有時我自己會不敢看自己的舊文 XD

要解決當前的紛爭,就得釐清或多元化過去的事件,例如二二八與白色恐怖。可是真要做,那就是一件很浩大的歷史工程,需要大量閱讀,真不知道該不該跳進去。

這幾天要去台東,大家慢聊。

Anonymous said...

AUG 12

喔?弱慢,要看「左統」的二二八文章,

藍博洲(因為他支持楊渡XD)寫過「愰馬車之歌」,還有也算是難攻不落的人間網 http://www.ren-jian.com/

夏潮(這個可是統的熱血) http://www.xiachao.org.tw/

大眾時代這網站就媒抗的觀點也可以說是大統派。左就見仁見智。2000年時我還只有一點感覺,現在我非常確定,以往的反霸權結盟已經徹底崩毀,恐怕再來個十年也不會有轉機了。

論述肯定會繼續分裂下去。

小四桑,現在去台東,會燒成灰吧...

Anonymous said...

AUG 12

唔,看來人間網已經落了= =

而且夏潮找不到跟228直接相關的文章耶。真是驚人,難道分裂已經這麼表面化了嗎?

Anonymous said...

AUG 12

所以,延續小四說的幻痛問題,我反而覺得,
是時候認真看待自己的歷史論述與論述歷史
不要把過去自己的立場當成隱而不顯不可侵犯的,才是進步力量結合最急迫的問題意識。

啊...碎碎唸的病又犯了...

Anonymous said...

AUG 12

呵呵,左統,只會讓我想起陳映真與陳芳明的筆戰呀,基本上我在那場論戰中是支持陳芳明的,或許因為陳芳明是學術工作者,寫起文章來有清晰可辨的邏輯,不像陳映真...

至於藍博洲的書,殘愧,還沒買來讀呢。

Anonymous said...

AUG 12

今天自由時報報導陳水扁將會在凱達格蘭學校的演講中提到"正義轉型",不過卻沒有更多的內容。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aug/12/today-fo1.htm

倒是"統媒"聯合報有如下的報導:(全文登上來了)

官邸用人 扁: 轉型期後遺症

記者楊昇儒、鄭任汶/台北報導

陳水扁總統上午在凱校演講時強調,目前最被批評的國務機要費的使用、總統官邸的用人問題,是「轉型期的後遺症」,還語帶委屈說「過去不可以、不對,就可以原諒,現在不可以就是特權、貪瀆」。

陳總統在演講提及「轉型正義的難題」時,以「轉型期的後遺症」形容國務機要費使用與官邸用人問題。他說,過去可以,現在不可以,這就是進步,就是要改,但改的時候不能雙重標準,過去不可以、不對就可以原諒,現在不可以就說是特權、貪瀆。

陳總統說,從威權轉走向民主所帶來的轉型後遺症,他希望能建立制度,未來大家都能有最好的制度可以依循。

【2006/08/12 聯合晚報】

希望明天會有更多的報導。

Anonymous said...

AUG 12

陳大叔好像真的只有在「以前可以現在不行就是轉型正義後遺症」這句話好像提到轉型正義而已。

真是令人感動。台灣已經進入一種全新的憊懶政治時代了。

Anonymous said...

AUG 12

所以"轉型正義"對陳大叔而言只是偽高級修辭而已...

Anonymous said...

AUG 13

唉~吳叡人和張鐵志高喊「轉型正義」指向舊威權的努力,全被陳大律師惡狠狠甩了巴掌……

我只能說,大家很誠懇地談論或爭辯「轉型正義」,卻通通栽在陳大律師的「創意用法」裡!

太了不起了,馬英九一定要積極學起來,2008以後完全不用改革,只要用「陳律師式轉型正義」就可以輕易化解反對黨和民意的批判。

Anonymous said...

AUG 13

anarch兄,你真是勇氣十足啊,把引用留在你反推薦的部落格上,這種在「書房裡的搖旗吶喊份子」還真是少見哩。看來,嘴上建築師永遠只能用嘴巴來蓋房子了…

Anonymous said...

Aug 13

「引用」是基本禮貌嘛,表示我批評了對方,也才不會成為「背後罵人」的話柄。

不過轉貼林一方那位部落客,把我的「引用」刪了。

其實,拿施明德沒有違背人權的風流私事來人身攻擊,把「女人肚子上」的男人形容成「狗熊」,再把這種污名扣連上「二二八的神聖」作羞辱,

這本身實在很「性政治」呀~

不過看樣子,要有機會拉到「性政治」的高度論辯很難。

Anonymous said...

Aug 13

性政治...擺個「風流」的施明德出來,就有一半的女性團體冷眼不向前了,是這意思吧?

而且我覺得馬英九老早就已經練得比陳水扁高明了。

政治真的好討厭啊。

Anonymous said...

AUG 13

"性政治":(在此脈絡下)就是那種建構在男性沙文主義霸權下的政治呀。

把"性"言說當成是權力的隱喻,把"二二八"看成是"神聖、不可侵犯與褻瀆的"女體,我族男人要誓死保衛這個"女性貞操",只有我族男人有權利慾望化(或指染)此客體。他族男人想來這個聖地的話,就是骯髒、上酒家、躺在淫亂女人身上的狗熊,會汙染聖地聖女的貞節,以及(優越)種族的純粹性。

在男性沙豬把持下的台灣政治氛圍,"性"言說與"政治"永遠是不分離的呀...

Anonymous said...

AUG 13

那群老是把"性"當成政治隱喻的"保皇派",擺個「風流」的施明德出來,反而會激起所有女性團體的憤慨吧...

(有一種時代錯亂感)

Anonymous said...

AUG 13

喔,我是說,某些女性團體會把風流本身當成男性罪惡哩。

至於把風流當成罪惡的政治言論,就變成好像也可以暗合這種女權取向,變成好像不一定真的需要這麼憤慨了...

Anonymous said...

AUG 13

再來加點料好了…

看看現在二二八紀念公園內的紀念碑,當初競圖評審過程也出現了很多爭議,最大的爭議是原本第一名的王為河的作品竟然被莫名奇妙的擠掉,變成第二名,而獲獎的就是現在聳立在公園上帶有三顆卵蛋的大陽具。

我心目中用遠的第一名當然是王為河的作品,他的設計很簡單,就是兩道高聳的玻璃牆,象徵著對立的兩方,與二二八中的數字”二”。兩道玻璃牆略有弧度,其實是沿著地板上台灣的形狀而蓋,西一片、東一片的玻璃牆好像用雙手一起呵護著台灣。牆上有一塊契形的缺口,契形/二\就是”二”和”八”的隱喻,象徵著台灣因為二二八事件,出現一塊永遠的缺憾。玻璃則象徵著用透明、開放、對話的心胸來化解族群的傷痕。

怎麼想,王為河的設計都比一根帶有三顆卵蛋的大陽具來得好。

王為河的作品一亮相就被罵慘了,最經典的就是一位”頗具知名度”的大老級建築師在建築師雜誌上的謾罵,他就用了”性”政治隱喻,指控王為河在公園內”搞玻璃”,還說這些玻璃跟美國鋼管女郎在紅燈區”玻璃”櫥窗前色誘男人沒有兩樣,是敗壞社會風氣的”玻璃”。

想當然爾,把”二二八”視為貞節女性的隱喻已經由來已久了,就連蓋個紀念碑也會出現這種言論,基本上林導指控施明德的說法還真是沒有創意,他應該學學這位建築大老才是呀…

Anonymous said...

AUG 13

哈,原來當時的細節是這樣...

我當時翻看競圖本的時候,也是比較愛第二名...有越戰紀念碑的感覺...

Anonymous said...

AUG 14

嗯 二二八公園是滿多玻璃的 當初重新命名時 怎麼沒有命名為二二八玻璃公園呢?

Anonymous said...

AUG 14

228紀念碑的評選過程不是你想像的那個樣。第一階段是學者專家初選(只選出具入圍資格,是有評分過程,但評審們並沒有討論出名次);第二階段是228受難家屬代表,從七、八個入圍者選出第一名。鄭自財的設計案其實是228家屬選出來的。這個遊戲規則是早就定的,你想受難者家屬會選一個象徵「和平」還是「苦難」的紀念碑?評審過程並沒有什麼翻案。就像球賽分初賽及決賽,初賽全勝的隊伍不見得是決賽的冠軍,他當然有可能在決賽時是決賽隊語中最後一名,這是比賽規則,有人會以「翻盤」來稱呼嗎?王為河的案還有另一個足以在初選就被淘汰的缺失,它超過了題目規定的高度,它如果是決選第一名,一樣有可能在其他參賽者抗議下被取消。

Anonymous said...

AUG 14

我的印象是我的確看過王為河的紀念碑先被列為首獎,然後第二輪變成第二名。至於中間的評審過程,或許因為我太愛王為河的案子了,以至於產生一些錯誤的質疑,謝謝Dowland的指證。

不過關於使用"性政治"言論來指控王為河,我可是一點也沒有冤枉他人,文章還在建築師雜誌上,有空可以鑑賞一下。

我的重點當然是擺在使用"性政治"言論這件事情上,至於"你想受難者家屬會選一個象徵「和平」還是「苦難」的紀念碑?"我一點意見也沒有,即使我家人的確有人受難。

不過既然紀念碑已經蓋好了,品評它的方式自然就有很多種,「和平」還是「苦難」的紀念碑? 只是圍繞在作者的意圖上打轉,然而符號的絃外之音永遠不會封閉在符號之內,我還是比較傾向於以不自覺透露出來的隻字片語來解讀文本,文本總是會以其它方式顯露真意...

Anonymous said...

AUG 15

弱慢兄:「性政治」的指控恐怕又是你記錯了。那本雜誌我有。評審中有為文發表看法的只有三人,陳錦芳、陳其寬、夏鑄九。陳錦芳是挺鄭自財組,他只講鄭的優點,沒去批評別人;陳其寬挺王為河,也只講王為河;夏鑄九挺王為河,倒是有交待他選王為河的心路歷程。此外沒發言的評審尚有高而潘、林宗義、翁修恭、陳三井、楊英風。高而潘是建築師,但翻遍全書他根本沒發言,楊英風算半個建築師,但也沒發言;林、翁、陳三人則非建築背景。

此外該期另有邀幾位非評審的建築學者寫文章,但他們文章內容多在討論「世界上的著名紀念碑」,沒看到有人講到你所引述的話。還有,2006年的你距1947年已遙遠,你會追求和平;但當初228建碑是1993年的事,那個時間點都還沒有任何補償、賠償、平反、李登輝道歉,統統都還開始。建碑競圖大概是整個平反工程的第一步而已。那個時間點,如果就選出一個「和平光明」的紀念碑,那才是違反人性,那個時間點如果就追求和平光明,那麼整個228歷史事件就根本不必平反、不必追究,不必談就好了嘛。

Anonymous said...

AUG 15

dowland兄,

當然這場辯論我也印像深刻哩。不過經你一提起,那我就不懂了,如果競圖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的評選過程果真像你之前所說的那樣平和,為何最後的結果卻有王案與鄭案的辯論?還有學者加入論爭? 競圖到底是有問題還是沒有問題? 沒有問題幹嘛還要辯論?

資料不在我身邊,也暫時拿不到手,可否再多看看幾期,那篇文章應該找得著(考驗著我十幾年前的記憶呀)(淚)。我也會試著找找看,畢竟我也很想再讀一次。

所以你認為鄭案是"苦難"的紀念碑,王案是"和平"的紀念碑,這樣的解讀我沒有太多的意見,只是1993年真的只能興建一個”苦難”的紀念碑,而社會的氛圍無法接受”和平”的紀念碑嗎? 建了一做”和平”的建念碑就會”違反人性”嗎?

時間拉回1989年,全台灣第一個二二八紀念碑建在嘉義,構造很簡單,白色柱身刻上二二八字樣,還引用聖經語錄,祝福台灣永保和平。1993年高雄縣岡山的二二八紀念碑興建完成,以五隻和平鴿象徵台灣五大族群的融合。也是完工於1993年的高雄市二二八紀念碑,以圓形台基象徵著族群的圓融。

總之,和平鴿、十字架、梅花鹿、百合花等時常出現在各地的二二八紀念碑上,用”和平”這個議題作為設計概念在當時是很常見的,反倒是”苦難”的台北二二八紀念碑很不一樣了。

而且我也不認為追求台灣族群的「和平光明」,或是以「和平光明」為意象設計紀念碑,就是一種時間點上的錯誤,整個二二八歷史事件因此就”根本不必平反、不必追究,不必談就好了嘛。” 因為追究歷史責任是一回事,用一座紀念碑來喚醒民眾的歷史記憶又是另一回事。目的不同,方法不同,象徵的意義也不一樣,不是說蓋了一座象徵「和平光明」的紀念碑,我們就要刻意去消彌(或禁聲)因為歷史所引發的族群效應。這是兩回事。

還有,反思二二八在民間的活動上沒有你說的那麼晚,當然,官方的活動的確是李登輝開啟的,請見下面網頁的紀事:

http://www.228.org.tw/about228_history_memo.php?
PHPSESSID=8aa576c7a6f842c618d7c48d1348f0b7

明年是二二八事件六十週年,歷史還在考驗著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它呢….

Anonymous said...

AUG 15

1.老實說,當年228紀念碑競圖結果,根本沒有辯論。就是其中某個熱衷政治的評審(你該猜得到是誰),他不喜歡鄭自財,也不喜歡鄭自財的作品,然後他跟幾個一樣不喜歡鄭自財的媒體記者,一起熱炒第一階段「得票數最高」是另一個,如此而已。

2.二階段競圖是一開始就決定的,第二階段由228受難家屬代表來做最終決定,也早就定了。就像球賽,預賽積分第一的隊伍,結果在總決賽輸了;這本來就是遊戲規則,如果有記者發特稿一直質疑為什麼初賽第一的隊伍會輸,如果這位記者還要求主辦單位,廢掉決賽,依初賽頒獎;這位記者恐怕被叫豬頭還太客氣了。

3.228的民間紀念活動當然很早就開始了,我講的是由政府官方出面的正式活動,建碑應該是第一個。李登輝是1995紀念碑落成啟用那天才正式代表政府道歉的。

4.228紀念碑該是「和平光明」,還是「標誌苦難」,當然不會有正確答案。我要講的是,1993年,當官方正式平反都還沒開始時,台北這座由國家中央政府興建的紀念碑,
當最終決定形式者是「228受難家屬代表」時,會選擇「和平光明」,那才是違反人性。
如果這些家屬代表,在1993年心中已是一片和平光明,他根本不會出來做「家屬代
表」,他繼續過他原本的隱姓埋名忘卻歷史的生活就可以。

5.你提到1993年以前已成立的其他縣市紀念碑,幾乎都是由該地方政府首長主導,不像
台北這個最終結果由228受難家屬主導,所以呈現的結果當然不同。

Anonymous said...

Aug 15

dowland有意思要去決定別人的人性合不合理,這種事情,我是建議不去推斷的。

更何況,不論要說平反、歷史真相、體制轉型、歷史檢討,台灣至今還在翻翻滾滾地辯論正義未竟,dowland是否反而認為今天的處理已經圓滿,家屬也因此不會再有苦難?1987年,成立228和平日促進會,1988年,長老教會就訂228為「公義和平日」,和平的語彙果真不適用?228家屬對這些團體與個人可曾認為不妥不當,乾脆不談算了?

http://blog.yam.com/judie35/archives/1185304.html

猜測別人的心意,怎能這麼確定?

紀念碑不是一年兩年的東西。五十年後,歷史說這座國家級紀念碑代表228罹難者家屬的傷痛流傳迄今,又是什麼好事?

Anonymous said...

AUG 15

我不必去決定人性合不合理,但只要還原歷史,找出關鍵,邏輯很容易歸納。

台北228紀念碑競圖第二階段,是由受難者家屬代表評審。距離第一階段已有一個多月,其實是設計人等於公開。當這群家屬看到兩個呼聲最高的作品,一是剛回國的陌生年輕人,以「和平」為基調的設計;另一個是以尖銳、不平、苦難為主題,作者是1970紐約刺蔣案主角,後半生流亡的鄭自財。評審結果當然是一面倒。

這是理所當然,不需要猜測。

再者,現在的228紀念碑,也不是100%都是苦難,它核心部份(可以走進去的空間)是要反省,要思索。

Anonymous said...

AUG 15

這位「弱慢」網友說:「最大的爭議是原本第一名的王為河的作品竟然被莫名奇妙的擠掉,變成第二名」。這根本是錯的,還原歷史過程及競賽規則,王為河案會被擠掉是理所當然,沒有莫名其妙。

這位「弱慢」網友還說:「一位”頗具知名度”的大老級建築師在建築師雜誌上的謾罵,他就用了”性”政治隱喻,指控王為河在公園內”搞玻璃”,」,喔,我從來沒看過這麼一段文字記錄,我正在等他出示證據。

Anonymous said...

AUG 15

你能多說一點,解決你自己在文字裡用「人心的必然」當成唯一解釋的問題就好。

不過,「和平」似乎並非當時受難家屬所不能接受的,也不至於因此就違反人性,不代表因此228就不必談,這點可以同意吧?

Anonymous said...

AUG 15

Dowland兄,你的觀點的確很犀利,只不過…

不是「官方版」就是「民間版」;
不是「和平光明」就是「標誌苦難」;
不是「設計師品味」就是「受難家屬品味」;
不是「對受難者饒富同理心」就是「違反人性」;
不是「致力平反、追究、談論二二八」就是「不必平反、不必追究,不必談」;
不是「隱性埋名忘卻歷史的家屬」就是「勇於站出來選一個紀念碑的家屬」;
不是「陌生的年輕設計師」就是「人生滄桑的流亡建築師」;
不是「遵守規則的乖寶寶」就是「選輸不甘願的豬頭」;
不是「你找不到文章」就是「我在搬弄是非胡言亂語」;
……
……
面對這種二元對立的簡化邏輯,想要處裡起來還真是處處充滿致命的陷阱哩。當我說我喜歡王為河的作品,並不代表我就否定了家屬的選擇;當我說「和平光明」的意象也很不錯,並不代表我「違反人性」、對受難者家屬沒有同理心、要他們「不必平反、不必追究,不必談」二二八事件;…(以下當我「...」並不代表我「...」的句型請自行填空。)

在面對二二八歷史交錯、複雜、各方觀點角力的場域,絕對沒有「邏輯很容易歸納」、「這是理所當然,不需要猜測」這回事。我反而絕得,使用這種趨向簡化的二元對立邏輯是危險的。討論二二八不是創造一種不是「...」就是「…」的句型就可以了斷的,一個紀念碑所引發的爭議不是把涉入事件的不同人分成兩個集團就可以解決的。

Anonymous said...

AUG 15

隨手google一下,輸入「王為河」、「二二八紀念碑」,就出現下面的說法:

----
“回國後參加競圖即獲得台北二二八紀念碑設計競圖首獎的殊榮”

請見http://gallery.taipei.gov.tw/wei-ho/chinese/introduction.htm

----
“當年的二二八紀念碑競圖。他的設計原本獲得了評審團的首獎,不過由於當時的設計太過前衛,所以後來是由受難家屬們比較能夠立即接受的第二名作品取而代之。”

http://www.byja.com/302/ZyClkMnu.asp?
MuC=8002&PI0=1&PK=2&PW=&Fid=507&PI=1

----
“台北市二二八紀念碑完成於民國八十四年(西元一九九五年),公開徵圖時,評選委員一致給與年輕設計師王為河作品首選,但後來被「建碑委員會」推翻,另選鄭自財 (刺蔣案主角之一)及王俊雄、陳振豐、張合清等四人所設計的作品(即為現建之作品)。”

請見民視:歷史篇 台灣歷史上的重要事件第八十一集

----
“承辦單位:二二八建碑委員會籌建處。評審方式:第一階段選出八件入選複審…。第二階段採票選淘汰與溝通討論方式…。評審結果:第一名:王為河. 第二名:王俊雄、鄭自財、陳振峰、張安清. 第三名:竹間 建築師事務所。

※ 由評選小組評定為第二名之作品,後來由建碑委員翻案擬定為第一名,未來 本設計案將興建成為國家級「二二八紀念碑」。”

請見中原大學碩論:戰後台灣建築競圖中「建築樣式」與「文化表徵」關係之研究

----

還敢請教dowland兄,台北二二八紀念碑的第一名、第二名之爭的確發生過吧,然而你提到:「第一階段是學者專家初選(只選出具入圍資格,是有評分過程,但評審們並沒有討論出名次)」或是「第一階段得票數最高」的說法,好像不是這樣喔,其實第一階段評審就有分出名次哩,王為河確認為首獎得主。

你手邊如果有建築師雜誌,可否再翻閱一下?上面的網路連結,有幾篇文章就是直接引用建築師雜誌,怎麼你的說法會和他們的有出入?

而「推翻」、「翻案」這樣的用語還蠻常出現在討論二二八紀念碑的爭議事件上呢。或許我的用「莫名奇妙」這樣的語言是輕挑了一點,我在此強調我無意冒犯選擇鄭自財作品的受難者家屬,如引起他們的不快,我願意致上最高的歉意。

Anonymous said...

AUG 15

弱慢兄:如果你查到資料的源頭是來自「落選者的自我介紹」、「不喜歡鄭自財的人」,那麼,文字中當然會出現「翻案」、「翻盤」的用語。就像你去查蔣介石的資料,如果源頭是來自「國民黨黨史會」,你當然會看到「民族救星」、「世界偉人」等詞。

對建碑委員會來說,沒有「翻案」這回事。競圖規則早就明定了,建碑委員會擁有最終選擇權,如此而已。第一階段學者專家的評選,本來就沒有分名次,但評選過程會有票數數字,有人愛去引用那份數字,如此而已。如果第一階段有最終決定權,那麼他們送到建碑委員會,應該只把「第一名」的作名直接送委員會「知會」,不會送七、八個。

千言萬語,不如你趕快找出「一位”頗具知名度”的大老級建築師在建築師雜誌上的謾罵,他就用了”性”政治隱喻,指控王為河在公園內”搞玻璃”,」。老實告訴你,如果你連這段文章都還找不到出處,你對228紀念碑最早的發言,不只是有情緒,還涉及造假。

Anonymous said...

AUG 15

>>>>>>Dowland兄,你的觀點的確很犀利

我的觀點一點也不犀利,但我很清楚我是在跟一個不了解事實狀況的人對話。

Anonymous said...

AUG 15

Dowland,如果你認為建築師雜誌的報導有誤,很多碩士論文都寫錯了,許多報導都是捕風捉影,那麼請你將你的參考文件附上來,正式的競圖文件更好,以便釐清整個評審過程到底是誰有問題。

如果你認為你是在跟一個不了解事實狀況的人對話,也請你將你認為大家都誤會的地方一一駁斥,好讓我進入事實狀況,跟你對話。

我願意將你寫的文章放在我的部落格上,我也會在數個建築界的留言板幫你貼文,以替長久以來許多人誤解鄭案紀念碑一事做些補償。

至於"涉及造假"這樣的字眼,還是等所有文件都到齊了,再談還不遲...

Anonymous said...

AUG 15

這是我目前找到的競圖評審過程:

-----

二二八建碑競圖

承辦單位: 二二八建碑委員會籌備處

評審方式:

第一階段/於參賽作品中選出八件入圍複審,並於複審時提出完整模型、施工可行性及工程費用概估、設計細節補充說明。

第二階段/採票選淘汰與溝通討論方式,分成四次評選:第一次評選淘汰兩件列為佳作;第二次評選淘汰兩件列為佳作;第三次評選四件作品同時入選前三名;第四次評選決定前三名。

評審委員: 高而潘、林宗義、翁修恭、夏鑄九、陳井三、陳其寬、陳錦芳、楊英風

評審結果:第一名、王為河。第二名、王俊雄、鄭自財、陳振風、張安清。第三名、竹間建築師事務所。

-----

Dowland兄,不知道你的資料跟我的資料一不一樣?

Anonymous said...

AUG 16

1.我在第一篇就駁斥完了,你還要我列舉什麼啊?

2.你抄來的228建碑評審過程,裡面所列的二階段,並不是我講的二階段。你列的二階段,評審都是一樣的八個人;你列的兩階段,是我講的第一階段罷了。我所謂的第二階段,是由228受難家屬為主體的228委員會組成,評審送上來的結果,他們才是最終決定者,他們當然可以有自己的看法。競圖簡章本來就有這一段。

Anonymous said...

AUG 16

那到底有沒有分名次? 根據我抄來的資料顯示,第一階段有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與佳作數名,這樣的說法是對的嗎?

Anonymous said...

AUG 16

如果真的沒有在第一階段分名次,可否請dowland把分數列出來,王為河的作品幾分?鄭自財的作品幾分?

如果可以的話,也把加入第二階段評審的受難者家屬代表有多少人也列出來。

我沒有要你舉例呀,我只是希望知道為何你的說法與我找到的資料有一些出入,如此而已。既然你很肯定很多記者的報導錯誤,那麼我可能就無法只參考建築師雜誌的說法,位為了慎重起見,可否請你提供原始的競圖文件,這樣一來誰的說法對、誰的說法錯不就很清楚了。

很可惜,我目前手上資料太少,國家圖書館的中文期刊查詢沒有期刊目錄查詢,1993年的資料也沒有數位檔,短期之內我沒法找出我說的文章給你讀,非常抱歉,但是你又說建築師雜誌的說法不可信,那麼,我不請你提供可信的資料,要去找誰呢? 我不介意寫信去找他人要資料,請你告訴我應該要向誰要這些資料?

感激不盡。

Anonymous said...

AUG 16

要不然,請把競圖簡章上的"那一段"抄上來好了,真是不好意思,如此麻煩你。

我已經說過,很多人都對鄭案有如此多的誤解,連我也有這樣的誤解,既然dowland認為你是最進入狀況的人,所以我才會想要請你寫一篇正式的文章,並且附上證明你是對的相關參考文件。畢竟留言不是正式的文章規格。

寫完之後,我馬上登在我的部落格,並且在各大建築相關網站刊登此文章,也算是對鄭案如此重大的誤解,有一些補償。

Anonymous said...

AUG 16

Dowland是無意識地抗拒真實,還是有意識地操弄文字資訊呀?

Anonymous said...

AUG 16

To dowland,

我很歡迎你來我的部落格,提出與我不一樣的看法,藉由不斷的討論來增進我們對事實的了解。不過有一些事情,請恕我挑剔,我必須請你提出一些可以信賴的依據。

首先,我認識王為河,見過幾次面,旁聽過他的課,我有很多好朋友都是他的學生。王為河老師在建築學界與業界很有名氣,雖然他的設計爭議很大,不過,我不太相信他會在「落選者的自我介紹」裡替自己的簡歷造假,明明不是第一名,卻說自己是第一名。指控他人的簡歷資料是錯的,我想你需要提供更多的資料佐證。基於我對王老師的敬重,我可以替他向你要一套說法嗎?

接著,你暗指有一些人或評審是「不喜歡鄭自財的人」,並且熱衷政治,然後跟幾個一樣不喜歡鄭自財的記者一起炒熱「得票數最高」的作品,聽起來好像是一個對人不對事的人,想藉由自己的權威與勢力,推翻已經確立的結論。如果你暗指的那位評審跟我想的是同一人的話,我必須說,我聽過他的課,買過一堆他寫的書,他是我很敬重的一位學者,我可以替他向你要一套說法嗎? 可否請你還原當時評審的真相? 記者是怎樣被利用來炒熱這件事?

我人不在台灣,短時間也回不去,資料不在手邊,我只能用網路找資料,不過我找到的資料都與你的說法有出入,而且這麼多資料,我卻沒有看到任何一篇文章的說法跟你一樣。如果你說我的資料都不可信,沒有關係,麻煩請你提出你認為可信的資料。到目前為止,只有我與瓦礫兄找出一些文章來支持我們的說法,而你總是三言兩語就駁斥我們,卻沒有提出任何相關資料來佐證你的想法。我已經說過了,如果你一時也找不到這些資料也沒關係,請寫一篇文章給我,我幫你刊登在各大討論區上。

Anonymous said...

AUG 16

還有,瓦礫兄是一位非常活耀的部落客,也是我的部落格的常客,他問了你一些問題,你還沒有回答呢。他找出網站資料證明,在1993年之前,就已經很多家屬提出和平的訴求,1988年還成立的公義和平日,怎麼會到你的口中,就變成『如果就選出一個「和平光明」的紀念碑,那才是違反人性,那個時間點如果就追求和平光明,那麼整個228歷史事件就根本不必平反、不必追究,不必談就好了嘛。』所以請你解決一下你自己在文字裡用「人心的必然」當成唯一解釋的問題好嗎? 我可以替瓦礫兄向你要一套說法嗎?

我已經說過,二二八事件是一段非常複雜的歷史,即使至今快要六十年了,不同的學者、族群、文史工作者、書籍所呈現出來的觀點越來越豐富,不是一套趨於簡化的二元對立邏輯就可以解釋的,絕對沒有「邏輯很容易歸納」、「這是理所當然,不需要猜測」這回事。如果你依然認為「邏輯很容易歸納」、「這是理所當然,不需要猜測」,那麼可否請你提出一套完整一點的歷史論述,讓我從新反思我所認識的二二八事件。

部落格是一個開放的園地,大家可以就由這個網路媒體,提出其他媒體所忽略的關點。Dowland兄,你的觀點可能長久以來都被主流媒體給遺忘了,如果你有部落格,我非常有興趣看看,如果沒有,我不介意將你的觀點貼在我的部落格上。

最後,我所提到的那篇文章,如果你信得過從未謀面的我,我會盡可能把文章找出來,給你一個交代。可能會花一點時間,請見諒。

最近正在忙著寫年度報告,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可能無法即時回應,請包含。

Anonymous said...

AUG 16

這是我新找到的資料,是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作品自述,裡面有一項作品是:

---
1992-台北市二二八紀念碑競圖 (第三名)
---

簡學義先生雖然是落選者,不過他不是第一名,不是爭議的焦點,也稱不上是「不喜歡鄭自財的人」,這樣的資料可信嗎?

Anonymous said...

AUG 17

呃...可不可以不要叫瓦礫兄了...聽起來好像是幾十年前在江山樓喝酒召(歌)妓的時代文人...= =...

Anonymous said...

AUG 17

那叫...瓦礫君?

Anonymous said...

AUG 17

...

都已經換掉真名v.1,使用假名v.1.5了,
怎麼還是把真名原始碼的外掛又拿給假名用哩。

Anonymous said...

AUG 18

瓦礫公子???

Anonymous said...

一不小心就遇上這篇過很久的文章,也不小心讀到最後論228紀念碑的過程,才想起前陣子看到一篇舊的報紙剪貼,楊英風當初是投給王為河一票的,當初評審部分第一名是王為河沒錯,但看你們說到後來,不管怎樣,我只能說就由現在來看,目前蓋出來的台北228不管是過去看或現在閱讀都是失敗的作品,當初就算是三四名蓋也比現在好太多,所以台灣建築會失敗到現在,台灣人與台灣社會和台灣環境不是沒有問題的!

Anonymous said...

jp成人jp58777成人區色美媚部落格 2kiss168成人85cc免費影城4qk色美媚入口080cc成人色網666成人0951成人頻道下載5278論壇38ga成人微風成人論壇 情色論壇aio交友愛情館999無瑪試看圖g8成人下載ing聊天室交友69成人ing聊天室找一夜girl5320成人網6rq色女人專用919sex色片直播網jp成人netjp成人jp58av168成人成人夜色4qk色美媚入口080aa片直播gogo2sex免費視訊77p2p影片網xxx383美女寫真18成人網5i0美色女影城jp girl成人免費視訊聊天080視訊聊天室ShowLive影音視訊辣妹聊天網18sxe成人影城xx18 net情色視訊4u成人視訊jp成人net25xxx成人影城台灣18 tw18 com919sex成人網080聊天室交友愛戀速配網免費視訊亞洲禁果影城919sex色片直播網3y3成人色色網台灣18成年人網919sex成人網都嘟成人網聊天室13060免費7x7美媚色色網色美媚部落格6k聊天室qq美美色網影片台灣18成年人網免費視訊聊天室176 視訊聊天聊天室080qqgirl美美色網情aaaaa片俱樂部影片免費視訊美女s383g htm視訊網msn 視訊交友lover99 視訊交友視訊聊天ilover99聊天室ing入口聊天室ilover99亞洲禁果影城kk視訊俱樂部免費視訊聊天室xxxpanda情色視訊g8非常好色電影院bt成人成人聊天室免費視訊聊天13060 免費視訊聊天

Anonymous said...

38ga成人 視訊聊天 台灣18成年人網 18jack主入口 18禁地少女遊戲 18成人網 免費視訊173liveshow 168 視訊聊天 聊天室13060免費 13060 免費視訊聊天 080cc成人色網 080視訊聊天室 0509 免費視訊聊天秀 0204 視訊交友 735聊天室 go2av免費影片 avdvd成人影城 免費視訊mmshow aio交友愛情館 免費視訊 免費視訊聊天 919sex色片直播網 919sex成人網 視訊交友90739 85cc免費影城 77p2p影片網 777成人區 6k聊天室 666成人 4u成人視訊 4qk色美媚入口 jp成人jp58 jp成人視訊交友 色色網-視訊 亞洲禁果影城 色美媚部落格 色美媚部落格 2 ing聊天室找一夜 亞洲瘋情網 視訊交友網ilover99 視訊網愛聊天 gogo2sex免費視訊 girl5320成人網 g8mm視訊網 八國聯軍成人視訊 都嘟成人網 情人視訊高雄網 視訊美女巨乳34c 成人聊天室 成人夜色 視訊聊天評比 視訊交友高雄網 男人幫 免費視訊聊天室 s383g htm視訊網 s383av730視訊網 msn 視訊交友 mmbox視訊網 mm387美眉共國 love104影音Live秀 網愛聊天室 live173視訊聊天網 kk視訊俱樂部 kk123視訊俱樂部 kk 視訊聊天 kiss168成人 視訊交友 jp成人net jp girl成人 xxx383成人視訊 xx18 net情色視訊 視訊交友web365 視訊聊天室v6 0 utshow 視訊聊天 視訊ukiss

Anonymous said...

亞洲禁果影城
性愛罐頭
080激麻聊天
a片免費看
ol制服美女影片
qq美美色網影片
080視訊聊天室vino
999成人性站
85cc成人片觀看
sex520免費影片yawu
sex520影片分享區
性感影片odd
網路交友hibb
免費視訊4h
xx369色女人專用
色女自衛圖片
打飛機專用網
hi5好友社交圈
bt成人
vsbox色美媚入口
nnsex色美媚入口
自拍美女
0401網愛聊天室
080視訊聊天室iww
kiss168成人
mm387美眉共國
美空超級美女
wc123美色女影城
0401成人聊天室
完美女人影音秀
mmshow免費視訊
無碼女優
omyga美色女影城
網路交友聊天hibb
ut聊天室90691
自衛影片
sex520免費影片
4qk色美媚入口
免費影片觀賞
免費影片欣賞
jp激麻a電影
性愛聊天室
sex520貼影片
ol制服美女影片wmv